多睦健康 - 致力于海外(日本)高端医疗的服务  |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高端健康管理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52-0285

当前位置:多睦健康>>健康知识>>

日本血液净化:血脂异常分四型,教您读懂血脂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11-17   阅读:176

    21世纪中国人将面临的最大的健康杀手毫无疑问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存在起病急、死亡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如何在心血管疾病发作前找出一些蛛丝马迹,预判其发生的危险,并帮助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变得尤为重要。血脂项目正是这么一类检验指标,可以据此预料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本期教大家如何正确解读血脂检查报告。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最主要的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危害最大,会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等。这些斑块也是“不定时炸弹”,会发生破裂,迅速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血脂异常至今仍是许多严重疾病的罪魁祸首,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一起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四大致命诱因。

    常规的血脂检测项目有哪些

    1.总胆固醇(TC)

    如果超过5.72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

    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随年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

    但需注意的是,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并不代表一定不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多项研究表明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依然存在一定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时。

    2.甘油三酯(TG)

    是血脂检查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0.23~1.7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研究显示,体内高甘油三酯往往与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胆固醇饮食、吸烟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相关联。

    我国定义的甘油三酯的危险分层标准为:

    >2.26毫摩尔/升定义为高危;

    1.70~2.25毫摩尔/升之间定义为临界高危;

    <1.70毫摩尔/升定义为合适水平。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被认为是“坏”的胆固醇,正常范围是<3.12毫摩尔/升。

    大量动物实验及解剖学证明,引起冠心病的粥样斑块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降脂治疗的首选指标。

    如果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药物降脂治疗目标,在糖尿病伴心血管病患者中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2.07毫摩尔/升以下;而糖尿病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2.59毫摩尔/升以下。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又被称为“好”胆固醇,正常范围应>1.00毫摩尔/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反映了机体将胆固醇运输至肝脏处理的能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反映了机体处理胆固醇能力的降低,导致胆固醇的体内积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被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0毫克/分升,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2%~3%。

    5.载脂蛋白

    胆固醇的“坏”和“好”主要取决于各类与脂类相结合的蛋白,这些蛋白就被称为载脂蛋白。

    临床上应用最多关注、最多的是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ApoA1)的正常范围是1.06~2.20克/升

    载脂蛋白B(ApoB)的正常范围是0.63~1.25克/升

    载脂蛋白A1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极低密度、中间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所以载脂蛋白A1是好的载脂蛋白,而载脂蛋白B是坏的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一定相关性,对于临床来说越高越好;而载脂蛋白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一定相关性,对于临床来说越低越好。

    同时检测载脂蛋白及脂蛋白胆固醇并了解其比值,就能够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体内血脂代谢的情况。

    6.脂蛋白(a)[Lp(a)]

    健康成人血清中浓度<300毫克/升。

    脂蛋白a(Lpa)是利用免疫方法发现的一类特殊的脂蛋白,其成分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适度体育锻炼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通常以300毫克/升为重要分界,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7.游离脂肪酸(FFA)

    正常范围在0.4~0.9毫摩尔/升。

    正常情况下,在血中含量极微,且易受各种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影响。需作连续的动态观测才能确定。

    8.磷脂(PL)

    正常范围在1.3~3.2毫摩尔/升。

    在肝脏合成最活跃,主要由胆汁和肠分泌,自粪便中排出。磷脂还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血脂异常的分型

    在临床工作中,根据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测结果,通常将血脂异常分为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增高,>5.72毫摩尔/升(mmol/L),甘油三酯(TG)水平正常,<1.70毫摩尔/升。

    如果胆固醇略高于正常参考值,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治疗。如果患者明确存在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则在上述的基础上需要药物治疗。

    (2).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1.70毫摩尔/升,胆固醇水平正常,<5.72毫摩尔/升。

    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对于甘油三酯水平轻度升高的患者,饮食、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就可能降低血脂水平,而对于重度升高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需要药物治疗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作。

    (3).混合型高脂血症

    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高,即胆固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TG)>1.70毫摩尔/升。

    混合型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

    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

    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性增加,所以纠正高脂血症很有必要。首先采用饮食疗法。不过,许多患者单用饮食疗法难达到理想的降低血脂的效果,常需要考虑应用药物治疗。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0.9毫摩尔/升。

    此病常由基因因素所致,此外,肥胖、运动少,吸烟,糖尿病,尿毒症和肾病综合征及一些药物(噻嗪利尿药,类维生素A,β-阻滞剂,雄激素类固醇,大多数促孕药物如丙丁醇)等因素亦会引起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下降。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

    正常成人血浆脂类含量相对稳定,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血脂水平易受食物因素的影响,在高脂餐饮食后2小时,如抽血查血脂,会发现平时空腹血脂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脂水平比平时高许多,这种膳食所造成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一般3~6小时之后血脂渐趋于正常。

    所以平时到医院检查血脂时,医生要求你在进完晚餐之后不要吃其他食物,空腹12小时后再抽血,此时代表空腹血脂水平,可以反映体内血脂代谢的情况。

    特别要提出,甘油三酯受饮食因素、生理因素影响极大,检测前应禁食12小时以上抽血,同时要注意24小时内应无剧烈的运动,至少两周内保持一般的饮食习惯及体重稳定。如异常应在两个月内进行多次检测,但两次检测至少相隔一周。此外某些药物如硝酸甘油、甘露醇也有可能使甘油三酯升高。

    化验单没有“箭头”就是正常吗

    有人认为体检化验单没有“箭头”就是正常。但普通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这些患者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如“坏”胆固醇LDL-C需低于2.1毫摩尔/升。

    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X毫摩尔/升”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总之,全面检测并评价各项血脂指标能有效地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帮助早期干预治疗。但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是多因素所致,血脂指标是其中重要一环但不是全部,年龄、性别、环境等相关因素也决定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注血脂指标同时应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让我们远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液净化疗法:

  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肿瘤体制、慢性炎症、过敏体质等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血液净化后,达到身体内外环境平衡。

  血液净化疗法是什么?

  全国目前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脂,8000万人患有高血压,6000万人为冠心病患者,7000万人患有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疾病总死亡率的51%!在中国,每天有7000人、每12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血液净化是将采集的血液分离出血浆,再净化血浆后重新与细胞成分融合后回输到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包括:血浆置换疗法(PE/PA/DFPP)、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等。

  血液净化疗法的优势

  ◆预约制服务,严格体检后根据客户的身体情况和体检报告,以处方形式一对一设定过滤膜。

  ◆高精密度+高安全度

  ◆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效果亲眼可见,从而更容易提高对生活习惯改善的积极性。

  ◆在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预防方面,成为了生活习惯指导和药物治疗以外的新型治疗手段。

  ◆作为针对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坏疽・下肢截肢的早期对策效果显著。

  ◆目前,在日本能做这种净化的仪器有5台,其中只有3台对外开放,而与我们多睦健康独家合作的日本midtown医院就具有血液净化的资质。。

  ◆血液净化技术在日本已有30年的历史,而国内血液净化近两年刚刚引入市场测试,技术成熟水平远远低于日本。

  血液净化疗法适宜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胆固醇偏高的人群

  ○有脑梗塞、心肌梗塞风险的情况

  ○血常规和血压虽正常,但却有动脉硬化性变化;

  没有适合的药物治疗,希望积极采取对策的

  ○接受过常规治疗,但还是患有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的患者

多睦健康——专注于海外(日本)高端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权威认证,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更多精彩

咨询热线:

400-852-0285

扫描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健康信息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上海市淮海中路333号瑞安广场1702室
神奈川横浜市西区楠町27-9横浜ウエストビルF3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52-0285

商务合作专线: 400-852-0285

在线留言

姓名:

电话:

留言:

Copyright©2016-2021 By 多睦健康 Domo 上海多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5093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