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得知自己血压高、心脑血管有疾病,相信不少人会紧张,可如果得知自己血脂高,可能很多人又都不当回事。最近,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组织全国几十位专家教授特别推出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呼吁大家重视血脂问题。
因为在我国18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已经达1.6亿。
血脂异常容易被忽视
据介绍,我国18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已经达到1.6亿,血脂异常对健康的危险上升到原来的3~5倍,然而血脂控制达标率仅为26.5%。“血脂异常指血浆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即人们常说的“高血脂”。”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恒亮说。血脂虽仅占全身脂类的极小部分,但因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血脂异常时,脂质易在血管内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大多数血脂异常者并无任何异常的表现。血脂异常则通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尽管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血脂高,但能坚持治疗,并治疗达标者仅占10%;特别是冠心病人中达到治疗目标值的更低,只有5%。可见公众对血脂异常危害性的认识还很不够。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血脂代谢异常,其最重要、最突出的危害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造成相应器官或组织供血不足,导致冠心病、脑缺血或脑梗死及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堵塞血管,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部,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刘恒亮说。“血脂异常危害很严重,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以及男性50岁前、女性55岁前有早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是血脂异常的重点监护对象。”刘恒亮说。
不同人群对血脂的耐受程度各异
“不同人群对血脂的耐受程度不一样。”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余宏伟指出,“血脂对于极高危人群,在未来10年中,心梗、冠心病的发病率大于20%;对于高危人群,心梗、冠心病的发病率有10%~20%;中危人群在5%~10%,低危人群在5%以下。对于冠心病、心梗患者来说,对血脂的耐受性比较差。”
因此,一些冠心病、心梗病人在检测中,化验结果显示血脂正常,但实际不是这样的。余宏伟说,“对于正常人,根据化验单就可以判断是否需要降脂,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就不能以正常的血脂水平为标准。因为他们对血脂的耐受性比较差,所以他们的血脂标准要比正常人低很多。得过心梗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低于2.6摩尔以下。
辨明情况来降脂
“合理饮食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只有当饮食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耐受时,才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余宏伟说,“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液净化疗法:
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肿瘤体制、慢性炎症、过敏体质等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血液净化后,达到身体内外环境平衡。
血液净化疗法是什么?
全国目前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脂,8000万人患有高血压,6000万人为冠心病患者,7000万人患有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疾病总死亡率的51%!在中国,每天有7000人、每12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血液净化是将采集的血液分离出血浆,再净化血浆后重新与细胞成分融合后回输到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包括:血浆置换疗法(PE/PA/DFPP)、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等。
血液净化疗法的优势
◆预约制服务,严格体检后根据客户的身体情况和体检报告,以处方形式一对一设定过滤膜。
◆高精密度+高安全度
◆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效果亲眼可见,从而更容易提高对生活习惯改善的积极性。
◆在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预防方面,成为了生活习惯指导和药物治疗以外的新型治疗手段。
◆作为针对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坏疽・下肢截肢的早期对策效果显著。
◆目前,在日本能做这种净化的仪器有5台,其中只有3台对外开放,而与我们多睦健康独家合作的日本midtown医院就具有血液净化的资质。。
◆血液净化技术在日本已有30年的历史,而国内血液净化近两年刚刚引入市场测试,技术成熟水平远远低于日本。
血液净化疗法适宜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胆固醇偏高的人群
○有脑梗塞、心肌梗塞风险的情况
○血常规和血压虽正常,但却有动脉硬化性变化;
没有适合的药物治疗,希望积极采取对策的
○接受过常规治疗,但还是患有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的患者
400-85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