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检查是临床上一项很普通的化验,相信很多读者都曾做过。然而,从医生那里获得的信息却提示:真正看得懂血脂报告的人不多,了解高脂血症危害性的人不多,知道血脂高需要治疗的人不多,得了高脂血症愿意接受治疗的人也不多。
据统计,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18.6%。高脂血症虽然不痛不痒,但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严重威胁现代人健康。
“血脂家族”逐个看
通常所说的“血脂”指的是血浆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中的各种成分代表不同的含义,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总胆固醇中含量最多,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的主要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虽然含量较少,但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单纯看总胆固醇值是不全面的,最好能同时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在血浆中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称为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主要包括四大类: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后来又发现一种脂蛋白,称脂蛋白(a),简称LP(a),它的化学结构比LDL多一个载脂蛋白(a)。与血脂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现已认识到,载脂蛋白不仅对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起着决定性作用,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
20岁以上,每两年查一次血脂
对健康人而言,在20岁时可做第一次化验,以后每两年查一次血脂。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初次检查年龄应提前。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疑为继发性高脂血症者在初诊时,均应查血脂。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两周应保持正常饮食,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检查前晚八点以后不要再进食,检查当天早晨空腹(可以喝白开水和服药),采血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正在服用利尿剂、避孕药、激素等会影响脂代谢药物的人应事先告知医生。
特别提醒
各大医院因检测方法、实验条件的差异,各项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大家可先将自己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参考值进行对照,大致了解一下自己的血脂情况,同时还应注意下列两点:
1. 一次检测有异常,不一定就是高脂血症。
由于血脂水平本身有较大的生物学波动,季节变化、月经周期及伴发疾病等皆会影响检测结果。当一次检测有异常时,可于2~4周后复查,再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2.血脂正常的人也可能需要降脂治疗。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规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胆固醇中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分,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要目标。临床上无冠心病且无或仅有一个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男性40岁以上或女性绝经后等)者,LDL-C应小于3.6毫摩/升(TC<5.7毫摩/升);无冠心病但有两个或以上危险因素者,LDL-C应小于3.1毫摩/升(TC<5.2毫摩/升);存在冠心病或等同危险者(如糖尿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LDL-C应小于2.6毫摩/升(TC<4.7毫摩/升)。三酰甘油应小于1.7毫摩/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大于1.0 毫摩/升。仅凭化验单上的正常值范围来判断是否需要降脂治疗不够全面,应向心血管专科医生咨询。
血液净化疗法:
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肿瘤体制、慢性炎症、过敏体质等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血液净化后,达到身体内外环境平衡。
血液净化疗法是什么?
全国目前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脂,8000万人患有高血压,6000万人为冠心病患者,7000万人患有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疾病总死亡率的51%!在中国,每天有7000人、每12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血液净化是将采集的血液分离出血浆,再净化血浆后重新与细胞成分融合后回输到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包括:血浆置换疗法(PE/PA/DFPP)、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等。
血液净化疗法的优势
◆预约制服务,严格体检后根据客户的身体情况和体检报告,以处方形式一对一设定过滤膜。
◆高精密度+高安全度
◆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效果亲眼可见,从而更容易提高对生活习惯改善的积极性。
◆在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预防方面,成为了生活习惯指导和药物治疗以外的新型治疗手段。
◆作为针对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坏疽・下肢截肢的早期对策效果显著。
◆目前,在日本能做这种净化的仪器有5台,其中只有3台对外开放,而与我们多睦健康独家合作的日本midtown医院就具有血液净化的资质。。
◆血液净化技术在日本已有30年的历史,而国内血液净化近两年刚刚引入市场测试,技术成熟水平远远低于日本。
血液净化疗法适宜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胆固醇偏高的人群
○有脑梗塞、心肌梗塞风险的情况
○血常规和血压虽正常,但却有动脉硬化性变化;
没有适合的药物治疗,希望积极采取对策的
○接受过常规治疗,但还是患有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的患者
400-85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