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并非老年人“专利”。在年轻人欢聚一堂、举杯共饮之时,殊不知,高血脂症正慢慢走进他们。最近,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由于饮食不合理、工作压力大,越来越多的白领患上脂肪肝,并成为心梗、脑梗等各大疾病的潜在威胁,而促使这类疾病一触即发的“幕后黑手”正是高血脂。在上周的“名医网上聊”中,仁济医院、上海市脂肪性肝病肝诊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茅益民副教授提醒年轻白领也要当心预防年终高血脂。
食素并不能预防高血脂
身高1米68的周小姐体重只有50公斤,为了保持体型窈窕,她几乎天天素食。然而,在年终体检中,孙小姐却被查出高血脂。这一诊断结果着实让孙小姐百思不得其解:“我那么瘦,怎么也会有高血脂?”
专家表示,不少人把“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等看作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认为瘦人和素食者肯定与这些“富贵病”绝缘。但其实,高血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人体的代谢过程出了问题,而不良生活方式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脂肪、蛋白质、糖,这三类物质在体内是能互相转换的,有些人因为遗传的关系或其他的因素造成身体对这三类物质的代谢障碍。尤其是脂质代谢障碍,促进肝脏产生过多的甘油三酯和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就造成了高血脂。”
“很多人认为,吃肉是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其实不然,油脂摄入量长期超标,才是导致高血脂等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专家认为,依靠长期食素来预防高血脂,非但起不到作用,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同时专家还建议市民改变饮食习惯,饮食总量控制,结构合理,选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煮、蒸、炖、煲、凉拌等烹调方式,少用煎、炸、炒等用油多的烹调方式。
年终忙碌当心“心梗”找上门
38岁的钱先生最近经历了一次“九死一生”。临近春节,从事销售的他几乎天天周旋于客户的应酬饭局。虽然他一直患有高血脂症,但为了不扫兴,他依旧天天大鱼大肉、不醉不归。几天之后,钱先生突然感到胃疼、食欲下降,粗心的他以为工作繁忙的“后遗症”,稍做休息即可。结果,一次饭局后,钱先生因为“胃痛难耐”被送进医院。经诊断,钱先生并非普通胃痛,而是得了“心梗”。倘若救治不及时,极易送命。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长期大量吸烟喝酒、缺乏运动及饮食搭配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促进了这些危险因素的形成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一些诱因下可发作,这些诱因包括严寒酷暑、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突然用力、紧张、生气或激动等。”专家强调,春节临近,由于中青年、白领工作忙、应酬多,常暴饮暴食、烟酒无度,易造成精力、体力严重透支,抵抗力下降、血压、血脂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等,严重者有引发心梗的危险。
此外,专家还提醒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不但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调整用药,控制病情,还要劳逸结合、戒烟限酒,切忌暴饮暴食,坚持合理膳食。
以车代步脂肪肝“缠”上白领
担任客户经理的洪先生平时应酬繁多,不但无肉不欢、吃喝无常,还贪杯嗜酒,经常一醉方休。因此,35岁的他早早就长出“将军肚”,还跻身“三高人群”,得了脂肪肝。
专家表示,脂肪肝并非独立的疾病,相反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都与之密切相关,比如:营养失调、大量饮酒、糖尿病等都可能诱发脂肪肝,而高血脂与脂肪肝关系最为密切,宛如“孪生兄弟”。
“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还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高血脂,多余的脂肪“跑”到肝脏里,继而形成脂肪肝。”专家还指出,长期过量饮酒不仅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还会引发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70%至95%的慢性嗜酒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脂肪肝会给人体带来巨大危害。15%至20%的单纯性脂肪肝会在5至10年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30%至40%的脂肪肝性肝炎将通过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或肝细胞肝癌的发生。50岁以下脂肪肝患者寿命比普通人群缩短4年;50岁以上脂肪肝患者寿命比普通人群缩短10年!更值得注意的是,50%至80%的脂肪性肝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3至5倍,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往往早于肝功能衰竭。”
为此,专家还提醒年轻白领,目前脂肪肝发病有低龄化趋向,30岁至40岁的城市白领已成为脂肪肝主要人群。“如果要预防脂肪肝,年轻人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早期脂肪肝发生。一旦患上脂肪肝,尽早治疗,戒酒限食,合理运动,经常体检。”
典型问题摘录
-高血脂病人不宜使用鱼油治疗
问:吃鱼油有没有降血脂的效果?
答:鱼油在国内外都是一种保健品,目前还无法确认鱼油能治疗高血脂。因此,高脂血症的治疗应首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必要时,再用其他药物予以治疗。
-血脂异常找心脏科医生问:我被诊断为高血脂后,为什么医生总建议我去看心脏科医生?
答:尽管高血脂与代谢,尤其是脂质代谢有关,可影响身体多个系统,但对心血管系统危害最大,所以找心脏科医生治疗最为专业。
-餐后高血脂重在及早预防
问:哪些人需要检查餐后血脂?
答:一般认为,对血脂正常的中年以上人群,特别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检测餐后血脂。在国内,一般以餐后6小时甘油三酯仍高于空腹水平,作为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诊断标准。对餐后高血脂,应及早预防,防治结合。重点在防,无病防病,有病防进展。
高血脂食疗方
番薯:适量食用番薯,能预防心血管系统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避免过度肥胖;
山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血脂作用;
苹果:可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此外,苹果中的果胶也可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黄瓜:黄瓜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排出食物废渣,减少胆固醇吸收。此外,黄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可抑制体内糖类转变成脂肪,有减肥、调整脂质代谢;
茄子:能增强细胞黏着性,提高微血管弹性。不但能降低胆固醇,还能防止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损害,可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
香菇:其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质,还能促进胆固醇分解。常食香菇能降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限制胆固醇摄入量:糖尿病人及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病人,在饮食中还要严格限制胆固醇摄入量。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应少吃或不吃,鸡蛋每日最多不超过两个。
(实习编辑:李杏)
血液净化疗法:
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肿瘤体制、慢性炎症、过敏体质等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血液净化后,达到身体内外环境平衡。
血液净化疗法是什么?
全国目前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脂,8000万人患有高血压,6000万人为冠心病患者,7000万人患有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疾病总死亡率的51%!在中国,每天有7000人、每12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血液净化是将采集的血液分离出血浆,再净化血浆后重新与细胞成分融合后回输到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包括:血浆置换疗法(PE/PA/DFPP)、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等。
血液净化疗法的优势
◆预约制服务,严格体检后根据客户的身体情况和体检报告,以处方形式一对一设定过滤膜。
◆高精密度+高安全度
◆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效果亲眼可见,从而更容易提高对生活习惯改善的积极性。
◆在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预防方面,成为了生活习惯指导和药物治疗以外的新型治疗手段。
◆作为针对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坏疽・下肢截肢的早期对策效果显著。
◆目前,在日本能做这种净化的仪器有5台,其中只有3台对外开放,而与我们多睦健康独家合作的日本midtown医院就具有血液净化的资质。。
◆血液净化技术在日本已有30年的历史,而国内血液净化近两年刚刚引入市场测试,技术成熟水平远远低于日本。
血液净化疗法适宜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胆固醇偏高的人群
○有脑梗塞、心肌梗塞风险的情况
○血常规和血压虽正常,但却有动脉硬化性变化;
没有适合的药物治疗,希望积极采取对策的
○接受过常规治疗,但还是患有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的患者
400-85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