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老房子的自来水管道时间长了以后,难免会有“铁锈”、“淤泥”沉积在在管壁,当达到一定厚度以后,水管管腔就会变得狭窄,影响输送功能,人们不得不更换水管、或者安装“增压泵”来保证正常的供水。
同样的,作为大脑主要的输血管道,颈动脉如同自来水管道一样,如果疏于防范,便会有“斑块”在血管壁形成,造成血管管腔的狭窄,影响血液向大脑的供应,这就是“颈动脉狭窄”。
更多关于“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的科普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中风预防门诊”的微信公众号后,在底栏分别发送“斑块”和“血脂”,自助获取全面的信息。
2016年,针对颈动脉狭窄,尤其是中重度狭窄,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订了“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一起来了解一下“颈动脉狭窄”的标准住院流程吧。
一、诊断依据
1.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出现病变颈动脉系统供血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或脑梗死”的表现:
①单眼盲;
②病变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
③优势半球病变伴不同程度的失语;
④非优势半球病变伴失用或体像障碍等;
⑤其他少见表现:如意识障碍、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及偏盲等;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不出现上诉临床症状。
3、辅助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和DSA证实颈动脉存在明确的不同程度的狭窄。
二、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水平、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
③X线胸片、心电图;
④头颅MRI/CT、颈动脉血管超声和TCD。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①化验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抗“O”、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CRP、ESR、血管炎性标记物(ANCA)等;
②影像学检查:CTA、MRA、灌注CT、灌注MRI及DSA等。
三、治疗方案与选择用药
1、根据患者病情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如果符合手术指征、且没有手术禁忌,可选择开放手术或介入腔内治疗。主要手术方式:
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成形术(CEA)(如下图)
②颈动脉腔内成形、支架植入术(CAS)
2、针对不需要、或不能行CEA或CAS手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主要给予以下内科治疗:
①积极病因和危险因素治疗,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②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③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④积极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7~10天!
五、出院标准:患者病情稳定,无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血液净化疗法:
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肿瘤体制、慢性炎症、过敏体质等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血液净化后,达到身体内外环境平衡。
血液净化疗法是什么?
全国目前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脂,8000万人患有高血压,6000万人为冠心病患者,7000万人患有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疾病总死亡率的51%!在中国,每天有7000人、每12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血液净化是将采集的血液分离出血浆,再净化血浆后重新与细胞成分融合后回输到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包括:血浆置换疗法(PE/PA/DFPP)、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等。
血液净化疗法的优势
◆预约制服务,严格体检后根据客户的身体情况和体检报告,以处方形式一对一设定过滤膜。
◆高精密度+高安全度
◆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效果亲眼可见,从而更容易提高对生活习惯改善的积极性。
◆在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预防方面,成为了生活习惯指导和药物治疗以外的新型治疗手段。
◆作为针对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坏疽・下肢截肢的早期对策效果显著。
◆目前,在日本能做这种净化的仪器有5台,其中只有3台对外开放,而与我们多睦健康独家合作的日本midtown医院就具有血液净化的资质。。
◆血液净化技术在日本已有30年的历史,而国内血液净化近两年刚刚引入市场测试,技术成熟水平远远低于日本。
血液净化疗法适宜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胆固醇偏高的人群
○有脑梗塞、心肌梗塞风险的情况
○血常规和血压虽正常,但却有动脉硬化性变化;
没有适合的药物治疗,希望积极采取对策的
○接受过常规治疗,但还是患有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的患者
400-85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