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变”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上,出现在朋友圈里,相信也很多次在你的眼前似是而非地掠过。大家一定还对那些时不时就成为朋友圈热点的英年早逝的医生、记者、演员有些印象。很多朋友问,心脑血管病像个杀手,我怎么知道自己身上有没有潜在的危险呢?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难就难在,心脑血管病绝大部分是动脉硬化的后果,而动脉硬化本身在没有制造出心脑血管事件的时候,是没有症状的。要知道自己的动脉有没有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风险意识+体检。
01.你应该知道的秘密
NIH指出,人从出生起,就暴露在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里。
动脉硬化是一个伴随着年龄增长的病理进程:从出生时无动脉硬化到中老年期发展成复杂的斑块,并潜在可随时破裂和形成栓塞风险。一旦首次暴露于风险因素,动脉硬化的进程就始于生命中的第一个十年。随著风险因素的累积,动脉硬化的进度被加剧和加速。白色实线表明临床事件的发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动脉硬化疾病在生命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十年是没有症状的。
上面这段话,不但提醒年轻人,也提醒年轻的父母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实际上在孩子们还年幼的时候,你就帮ta们按下了动脉硬化的启动按钮。写到这里,我自己很是一阵阵的羞愧难当......从前,生活艰难啊,只能用麦当劳激励儿童。
很多父母用“好吃的”让调皮捣蛋的宝贝们闭嘴。还记得我说过,在吞咽的时候,人是不能够发声的吗?当然,除了咀嚼时发出的唾液激荡的声音,咳咳,身边如果有这么一位,你是不是也觉得挺尴尬的?喂,能不能吃得斯文点呢?
1.dyslipoproteinemia=异常脂蛋白血症;2.inflammation=炎症;3.thrombosis=血栓;#LipidCore=脂质中心。
这是一段十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动脉。
冠状动脉(心脏的供应动脉)管腔狭窄后,血流也变细变慢了。
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管腔越来越窄。斑块破裂则导致血小板等凝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腔。心肌梗塞,脑梗塞,究其原因就是供应这些重要器官的动脉硬化后在某个时刻堵死了。
上面提了那么多次动脉硬化的风险因素,那么到底有哪些呢?归纳如下:
家族史——Familyhistory
年龄——Age
性别——Gender
营养——Nutrition/diet
缺乏运动——Physicalinactivity
烟草暴露——Tobaccoexposure
高血压——Highbloodpressure
血脂——Bloodlipids
超重/肥胖——Overweight/obesity
糖尿病和其他致病因素——Diabetesmellitusandotherpredisposingconditions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
围产期因素——Perinatalfactors
?炎症标记物——Inflammatorymarkers
学医的网友可以看看并不难理解的动脉内膜硬化和管腔闭塞过程。普通网友只需关注血管腔上半部分那一大堆堵塞血管的血栓,而下半部分就是粥样斑块了。
02.监测动脉硬化的方法
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血压致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管壁内膜受损后容易使胆固醇、脂质沉积,加重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因此,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因此,测量血压是一个最容易做到的,不用求人的监测动脉硬化的方法。
颈动脉彩超
颈动脉是动脉硬化受累的常见部位,也是重要部位。颈动脉硬化狭窄,会导致脑部血供不足,临床上缺血性中风等脑血管病就是颈动脉狭窄闭塞所致。颈动脉分叉处侧壁及弯曲处的内侧壁和颈动脉窦部,是血液受血管角度的影响形成湍流等非层流状态的部位,内膜特别容易受损,引起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粥样病变。
因此,中老年人进行颈部的彩超检查,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筛查动脉硬化的检查手段。
彩色多普勒显示颈动脉狭窄(与CT成像对比)
CT及CTA
由于CT扫描有一定的辐射剂量,因此这项检查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CT平扫可以发现已经形成的钙化斑,CTA血管成像则能较精确地测量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特别适用于心、脑、肾、肢体、主动脉等,即这项检查可适用于全身的重要器官。
A,混合斑块导致左前降支(segment#6)轻度狭窄;B,混合斑块,中度狭窄(可见钙化斑)(segment#7);C,左回旋支冠脉支架远端轻度狭窄
双侧颈动脉钙化斑(黄箭)
肾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等
MRI及DSA
MRI是一种技术比CT复杂的成像方法,DSA则是介入血管成像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作为一般的体检项目。尤其DSA,更是有创检查,同时也是介入治疗方法。
最后,敬告各位读者,不要等到心脏变成下面那样了,才来关爱自己。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血管,便是所谓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
血液净化疗法:
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肿瘤体制、慢性炎症、过敏体质等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血液净化后,达到身体内外环境平衡。
血液净化疗法是什么?
全国目前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脂,8000万人患有高血压,6000万人为冠心病患者,7000万人患有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疾病总死亡率的51%!在中国,每天有7000人、每12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血液净化是将采集的血液分离出血浆,再净化血浆后重新与细胞成分融合后回输到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包括:血浆置换疗法(PE/PA/DFPP)、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等。
血液净化疗法的优势
◆预约制服务,严格体检后根据客户的身体情况和体检报告,以处方形式一对一设定过滤膜。
◆高精密度+高安全度
◆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效果亲眼可见,从而更容易提高对生活习惯改善的积极性。
◆在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预防方面,成为了生活习惯指导和药物治疗以外的新型治疗手段。
◆作为针对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坏疽・下肢截肢的早期对策效果显著。
◆目前,在日本能做这种净化的仪器有5台,其中只有3台对外开放,而与我们多睦健康独家合作的日本midtown医院就具有血液净化的资质。。
◆血液净化技术在日本已有30年的历史,而国内血液净化近两年刚刚引入市场测试,技术成熟水平远远低于日本。
血液净化疗法适宜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胆固醇偏高的人群
○有脑梗塞、心肌梗塞风险的情况
○血常规和血压虽正常,但却有动脉硬化性变化;
没有适合的药物治疗,希望积极采取对策的
○接受过常规治疗,但还是患有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的患者
400-852-0285